八一征文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★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女兵和歌
文/ 柴英

这张照片,是我们话务连参加1980年空军司令部组织的歌咏比赛时的场景,下数第二排右数第七个就是我,我担任领颂。那场面至今难忘。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照彩色照片,很珍惜。
“女兵生来爱唱歌” ,这是真的。
当年我们话务连百十号女兵,毫不夸张地说,人人都爱歌——爱唱、爱听、爱抄,比谁的歌唱得好,比谁会唱得歌多,比谁唱的歌新,比谁的嗓门亮。不仅雄壮嘹亮的军歌是我们的最爱,婉转悠扬的抒情歌曲更是我们女兵的擅长。优美的旋律,伴随着青春岁月,留下了美好的回忆,我们既是朝气蓬勃的战士,又是风华正茂的姑娘,二者合为一体,铸就了女兵的性格,女兵的天性,女兵的快乐。
抄歌可是我们连的一道风景,那时可没有磁带、光盘、mp3,和眼花缭乱的演唱会,更没有电脑可以下载,唱新歌都靠杂志上、歌本上,报纸上,或互相传抄。抄歌和唱歌一样快乐。我的战友吕东风是个音乐爱好者,她抄的歌最多,足足有两大本,她不但爱唱、爱抄,还经常自己谱曲,作词,谱捉生活中最美好的音符。其中有一首《话务员之歌》是她最喜爱的。我记得新兵下连的时候,我们都不喜欢话务连,还有人哭鼻子呢,东风那时理想是当个与歌有关的“家",觉得当话务员太平凡,太屈才,整天背号码太枯燥了,要是号码变成了音符那该多好啊。没想到,一首《话务员之歌》竟对她产生了那么大影响,“我们是红色女话务兵,头戴耳机手拿塞绳,传达战斗的号令,报告胜利的喜讯,连着遥远的边疆,通向伟大的北京,敬爱的毛主席也能听到我们的铃声,…‥叮呤呤,叮呤呤。”歌声拨动了她的心弦,给了她力量,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,枯燥的号码,在她心中变成了跳荡的音符,她爱上了话务员这一行,并且干得非常出色,背号码,全连属她最快,考核次次优秀,多次代表空司、空军参加话务竞赛、军事比武,次次夺冠,有她,冠军就不会旁落,后来她当了赫赫有名的连长,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,有这样的战友,我们引以为豪。
战友们在歌声中成长,连队在歌声中前进,我们连队多次被评为先进连队,模范话务连,多次参加歌咏比赛,每次都拿第一,因为我嗓门大,每次都担任领唱和领诵;最难忘的是参加阅兵式,我们在“谁英雄谁好汉,咱们比比看”歌声中,顶着烈日踢正步,苦练一个多月,硬是从警卫连手里夺到了徒手方队第一名的好成绩,战友们笑啊,唱啊,表达不尽心中的骄傲和快乐。
我们女兵爱唱歌,是因为热爱生活,热爱事业,热爱生活才有最深的情,热爱事业才能唱出发自内心的歌。
几十年过去了,连队还在我心中,歌声还在耳边回响,青春的岁月汇成的歌,永远在心中激荡,歌中有年轻的你和我,歌中记录了你和我的苦于乐。歌中有战友深情,歌中有军旅之恋,歌中有年轻时的理想,歌中记录着人生的轨迹。今天,每当听到或唱起当年的歌,就仿佛回到当年的连队,一张张栩栩如生的面孔清晰可见,一幅幅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。
我爱连队,我爱歌,至今唱歌仍是我的最爱。
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,我要把最美、最雄壮的歌,献给你——伟大的人民军队!
